2012年11月23日 星期五

[心得]西方文化傳統


上完這次的課,發現自己對西方文化滿有興趣的。特別是神話的部分讓我想起小時候上英文課,老師帶著我們念希臘神話的讀本,從那麼小就對這些充滿人性、有著豐富愛恨情仇的神祇有所認識,引導著之後自己去了解其他的故事。記得東森幼幼台曾經播過一齣南韓製作,根據希臘神話改編的卡通〈天神向前衝〉,老師在介紹時,我的腦海中不時會跳出可愛的小人物。 ()

西方的觀念有兩大重點:自主性和容忍

自主性
每個人有自己的目標,西方不否認個體間的差異,透過制度,容忍下仍可以彼此合作、互不侵犯並和平共存。因此,在這樣的前提下發展出民主的概念。
民主是通過開會討論決定共同事務,解決不了的事情再開起投票。自主是先有共識是否要以投票方式決定目前討論的議題,先有這樣的共識,才再發表各自的意見。無奈的是,有些由專家來決定比較好的事情,例如公共建設對環境或安全方面的評估,讓民眾一起來發表意見,就可能要由大家一起來承擔後果。
老師也介紹了關於社會上可能有的四種情形: 1.free-rider(搭便車者) 2.compliance(遵守法律者 ) 3.state of nature me(維持自然狀況、忠於己需者 ) 4.sucker(被占便宜者 )
我覺得自己常常是這幾個角色在交替,並沒有特定的哪一種人,所以我相信這樣相對的關係是浮動的,並不是誰今天吃虧,就注定會吃虧一輩子,誰占人便宜,就一輩子的輕鬆順利。
老師提到資訊不對等、被威脅或利誘的前提下所做的決定,不能叫做「自由決定」,試問,我們現在做到了嗎?我想答案肯定是沒有,資本主義社會下沒有,因為大吃小,就像旺中事件、共產主義應該也沒有,因為國家掌控了民眾的資訊來源,只讓他們知道部分的事實。一開始感到很悲傷,不禁又想起鬼島台灣這首歌……但回頭想想,那麼哪個國家的誰,又是可以知道全盤所有內幕消息或正反方意見的呢?就算有,現在的我們願意花時間去網路上搜尋、閱讀、了解和吸收嗎?考慮到立場問題,就更難解了……人的自由是很廣的,雖然報章雜誌等提供給我們的有限,但主要還是取決於自己。

容忍
因為尊重個人,所以西方文化裡對不同於自己的事物是有容忍性的。雖然這麼說,我想這只是相對於東方來說,因為各種戰爭還是發生了,拓展國土也好、宗教戰爭也好,法國大革命也好。
討論到基督教反對同志與古希臘相抵觸這議題的時候,老師問我是否會對日本人道歉?雖然當時愣住了,但現在回想起來,我想我會,我願意道歉,為他們感到悲傷,但我不會因此做什麼下跪或賠償。並不是基於什麼父債子還這種理由,而是因為雖然不是我本人做的,如果一句道歉能稍微撫平他們受傷的心情,沒有什麼不可以,也不至於感到委屈,因為人的自尊和價值並不是建立在贏過人家什麼,而是做對了什麼事,或許更重要的還有對別人帶來什麼影響。

Ought impies can
如果你有能力做一件事,就應該做一件事;如果你能分辨善惡,就要做出選擇並為決定的事情負責。 」頗喜歡這句話!感覺現在的我們能做的事情很多,但大多數時間都拿來上網、打電動,如果好手好腳的,能做更多、更有意義的事而不去做,那不是很可惜嗎?說到這裡就很佩服參加海外服務隊的同學,去中國青海或史瓦濟蘭,每次看到他們就覺得他們是用光和熱去燃燒自己的生命,照亮別人,他們的笑容都散發著光芒呢!
希臘神話裡,悲劇的主角是「命運」。越是想反抗、逃避,通常就會促成劇情的發展,最終逃不過悲慘的命運。這點感覺和美國有點不太一樣,或許是背景環境和歷史上的不同。
人家說,希臘羅馬神話裡的神跟人一樣,有著七情六慾,不過不同於普通人,是他們有神的能力和視野,還有自尊。比較東方的神 /佛,清心寡慾、放下塵俗才能成佛。西方的神很愛跑到凡間當人,比較少聽到人想變成神的,神跟人結合就有半神,要當神是爸媽的基因賦予的,一出生下來就是神;但東方每個人都努力修練,誦讀經書,想成佛到天上當神,真是有趣!
說到法理情,老師認為守法是最基本的尊重。因為法律規定的是你不能做什麼,代表在不違反條例的情形下,要做甚麼都可以。我非常同意,但當時我想到一個故事,是貧困的媽媽為了餓了很久的小孩去偷麵包,這樣的話,媽媽也很可憐,是這個社會讓她找不到工作、沒辦法生存,那麼法官會怎麼判她刑呢?我不是讀法律的,所以我在這時就希望根據情理法走,會更有人性一點。
Live and let live. 不知道用在這裡適不適合呢?

下面是之前看完預習時留下的文字,放上來當分享!

蘇格拉底:看到一半就忍不住先搜尋最後蘇格拉底又沒有被判死刑。
是因為我從現代看過去才能冷靜,如果我是當時在陪審團裡的人,應該會被氣死...
不管他講的有沒有道理,會有:好哇你這麼不在乎,反正死刑對你也不是最糟的情形,那你就去死吧!活該....
考量到他已經是個老人了,老人家常常老生常談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,才冷靜下來看,這就是他吧!活在一個自己認為是正確的世界裡。我不會想去判斷是對或錯,正義與否。因為就他自己說的,取決於個人的內心。
如果他能用更貼近人心,近乎醍醐灌頂的說法,取代直接又尖銳的說教模式(雖然他有說若有時間他會想辦法說服他們),不知道結果會不會有所不同。
可能他們的時代,死一個人不像現代"代誌大條"吧?價值觀如何又更需被考量了。
或許我處在那個時空下,又會有不一樣的想法了吧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